2020 公勝財富管理高峰論壇 改變
- Angie
- 2020年8月22日
- 讀畢需時 5 分鐘
因為一個天真的信念,單純想要讓媽媽不要那麼辛苦而努力堅持、學習著,到後來深知透過學習可以改變未來,才能成功的心路歷程分享。
結合財顧的學習歷程不也如此,透過學與習,每天一點一點的進步,堅持著財顧魂,與理念相同的財顧團隊夥伴,一起努力,那是多美好的一件事。
此次的公勝論壇,除了專業課程外,主題重點是「改變」。
每個課程主題個個內容精采,一一串聯出主軸「改變」的精髓。
很感謝公司的用心,因為一般傳統的金融產業,主要著重的可能只會是訓練從業人員對於金融商品、推銷及專業能力的提升,然而這次在公司財顧論壇中,不僅設計專業課程,更提供了我們美學與想像力的素養學習,邀請仲誼公關兵啓儒總經理分享「彈性,市場萬變的勝出之道」藉此讓我們對流行美學一窺奧妙,循序漸進訓練美感與品味,讓公勝財務顧問夥伴們在財顧領域的專業可以更加豐富精采,其中巧妙設計,不言而喻。
印象深刻的還有寶春師傅提到因為取得2010年第一屆世界麵包大師個人冠軍而接受總統召見,在經過窗台時,仿佛看見17歲的自己,當時腦海中浮現20幾年來的心路歷程與種種改變,形容當時就像是17歲和40歲的吳寶春互望著,當時深深的謝謝17歲的自己沒有放棄,才能走到這裡。
而我也想要對自己說聲謝謝,四年前的自己同樣沒有放棄,一直堅持在財務規劃的領域中成長及學習,到現在繼續跟著,也有所成長,未來也會持續堅持下去,要跟上啊。(自我激勵跟催眠)
寶春師傅提到,這30年來體驗到當初立志要成功,但後來發現成功只是當下,學習才是永遠的,因為人生不是現在就停止,後面還有更大的挑戰,更不能忘記學習。而現在財顧之路才第四年,當然更要持續學習囉。
期待在傳達財務健康的觀念時,可以像寶春師傅一樣感動到起雞皮疙瘩的熱情。
更期待在講解完報告書時,都會像寶春師傅一樣有那種~原來我也可以做到可以協助客戶找到真正安心的感動與踏實感。
感恩教練、副總、敏莉老師及行政團隊跟各位夥伴一起同行,這場財顧馬拉松,我會繼續堅持下去,學習調整,每天成長一點,永不放棄。
激勵金句分享
#謝謝17歲的自己,當年沒有放棄,才能有今天的成果。
#成功只是當下,學習才是永遠,不斷學習才會不斷成長。
#遇到危機,未必是轉機,但絶對是可以改變的契機。
#因為想要成功,所以看很多書及名人傳記-à跟著成功者的腳步學習會更快速
#不斷 學習->執行->反省 再重複循環。
#投資自己的腦袋,學會設定目標,用目標來管理行為,也提醒自己莫忘初衷。
#當你能夠存活時,你才能談品牌,要能接受改變、盤點資源,了解有多少資源再往前。
#成功不在於個人而是團隊。聽說讀想——聆聽、解讀、想清楚、說明白
#不管走到那裡,我永遠記得我來自那裡。
上課筆記隨記(記錄用)
15歲的你夢想是什麼?
有什麼是你想要做還是一定要做的事呢? 你現在實現了嗎?
寶春師傅說,其實15歲的他不敢有夢想。
自小家境貧困,因為父親早逝,母親必須含莘茹苦養育家中八位兄弟姐妹。
從小不愛唸書,也沒好好學認字,因此國小畢業時,仍不識字。
因為一場病痛,第一次意識到貧窮這件事
我要成功的信念油然而生。
國中畢業時同學問寶春說,要不要去台北打拼,學做麵包賺錢。
聽到可以學一技之長,可以賺錢,這樣媽媽就不用那麼辛苦了。
馬上答應。輕便成行.
以前的麵包店,前面是門市中間是工廠,後面是宿舍。
其實很髒亂,半夜睡覺時,小強是會爬過你身體的。。
一個月只放2天假,月薪只有6000元,後來同學不做了,4000元寄家裡,2000元自用。
18歲時,發現其實自己對麵粉是會過敏的,但是如果不做麵包,還能做什麼,因此繼續堅持下去,沒得選擇。更意識到,認識字才能成功,必須改變。
因為放假如果留在店裡休息,也會因為店裡忙碌而必須幫忙,所以跑去中正紀念堂睡覺,常穿著薄外套冷醒,更常因此而大哭,心想不知到底這樣要過多久。
深感看不到未來,我不做麵包,可以做什麼。
腦海中浮現媽媽辛苦的畫面,告訴自己必須堅強勇敢,繼續回去工作。
服役期間,有位大專兵開啟寶春師傅認字知識之路,學會閱讀後,開始覺得有變化、進步的感覺。心想,退伍後,還要繼續做麵包嗎?
有一次回家,媽媽正在吃飯,桌上只有一個吃了好幾天的魚頭,心想為什麼我長大在賺錢了,母親還是這麼辛苦?
告訴自己,要改變命運,相信可以改變未來,
看了很多書及名人傳記,尤其是奇美創辧人的自傳,讓他印象深刻,他深信學習可以改變命運、未來。
投資自己的腦袋,學會設定目標,用目標來管理行為,也提醒自己莫忘初衷。
26歲時,朋友送一本麵包雜誌給他,讓他對日本的麵包比賽產生好奇,因此去日本參展,吃到開眼界的法國麵包,有了想要做出相同水準的法國麵包的想法及目標。
回台後,努力進修,買日本麵包書、開始學日語,只為了更接近製作完美法國麵包的殿堂。
告訴自己,每天進步一點點,2-3年就可以成功,只要不放棄.
為了做出完美的冠軍法國麵包,訓練自己成為選手、教練甚至評審,不斷的以各種角色來自我檢核,每天以百分之兩百的態度練習做麵包,幾近走火入魔,忘了自己是誰,瘦到48公斤,練到靈肉分離,不覺得身體是累的,當寶春師傅做到所有的麵包品管每個都一模一樣時,那種對自我作品的追求與滿意度,已經達到即使不是冠軍也沒有關係的體悟了。
而在2011年世界盃比賽時,他將完成品放在嘴裡,一邊吃一邊起雞皮疙瘩,發現自己做出當時試吃時驚為天人的口感,現在真的可以做到。
習慣讓自己每天進步一點點。
2010年世界盃冠軍總統召見,在經過窗台時,仿佛看見17歲的自己,腦海中浮現20幾年來的心路歷程與改變,形容17歲和40歲的吳寶春互望著,並且謝謝當年的自己沒有放棄,才能走到這裡。
而成功只是當下,學習才是永遠的,因為人生不是現在就停止,後面還有更大的挑戰,更不能忘記學習。
面臨轉型的契機,
成功沒有公式,危機無從預備
2020年的COVID-19震憾教育
業績下滑五成,若沒有做促銷及活動,可能會撐不下去。
遇到危機時,未必是轉機,但會是個契機。
不斷學習執行-反省 再重複循環。
重新創業的覺醒,堅持初心
接受改變、盤點資源,了解有多少資源再往前。
真正成功來自團隊
聽說讀想
成功只是當下,學習才是永遠。
品牌、跨國企業 台灣
Commentaires